我在微信(Wechat)朋友圈翻到了发表在“简书”上的一篇文章,点开看了一下,不是太方便阅读,因为是在微信上打开的,没有下载“简书”APP,很少一部分人使用“简书”,而微信的使用者占绝大多数。在这里,朋友们可能会问“简书”是个什么东西?简书,其实类似于博客(Blog),却又不同于博客;简书实行会员制,需要缴纳一定的会费,这跟博客就有很大的差别;当然,它的目标群体只能是聚焦少数人,不会像博客那样受众广泛。
现在,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,也是一个“万民写作、万物互联”的网络时代。只要能连上网,再有一台电脑,便可随时随地“写作”,并同世界深度互联。但是,这样的写作绝大部分是碎片化的,零零碎碎、只言片语,偶尔来几句惊世骇俗的话,算得上博人眼球。在这样的状态下,是没法真正深度写作的。外界的诱惑太多,困难重重,还没开始写出来,就期望在互联网世界广为传播,恨不得比光速还快。如此的心态和功利,自是无法产出有深度的作品。
可是,大家一定会反问:为什么必须要产出有深度的作品呐?互联网空间累积了那么多口水话的句子,新造词,还有许多无厘头的文字,有些词组甚至被选入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里。大家并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妥。除非是在大学殿堂里,谁也不会拿本叔本华或康德的哲学著作在那慢啃细嚼,还表现得津津有味。这个时代不需要那么有深度的作品,大家容易满足的是笑一笑就过了,并不要用脑子去深思熟虑,也没有那个必要。这样看来,这个时代产不出有深度的作品,并非仅仅归咎于时代本身,更是身处时代潮流中的人们的一种本能性选择。也就是说,他们不需要那么有深度的作品,哪怕是装装样子也没必要。“在互联网时代,人们不用像从前那样使用大脑追求满意的生活了,信息到处都是,随手抓取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”
于是,从QQ、微信、博客等上面,铺天盖地而来的是即兴式的抒情片断或轻描淡写般的叙述,发个说说或朋友圈,刷一下存在感。置身于当今时代,刷存在感比其它任何事都显得有意义。至于说深度思考生活的价值,那不是我们的日常功课,至少它不属于绝大部分人。因为技术日渐成熟的互联网时代,“人工智能”会大行其道,人们“不用太多的思考,甚至不用思考”,其思维的退化或将不可避免,逐渐演变成郑永年先生所言的“高度依赖外界提供信息而生活的‘活死人’”,人的主体价值也随之黯淡起来。
回到QQ、微信、博客等方面。从手机平台而言,以阅读端体验来看,微信阅读的即视感和便捷度比QQ和博客更有利,这不仅取决于微信庞大的用户量,还在于微信公众号的广泛运用。但是,从写作端体验来看,QQ和博客的便捷度似乎占据上风,虽说现在技术不太成熟,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,然而用手机下载QQ空间或博客APP,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写作或发表,无需移到电脑端;而手机微信显然不具备这一功能,并且其写作发表的流程更为繁杂、耗时。当然,从最初的功能目标来讲,除博客以外,QQ和微信主要是用于社交,发说说或朋友圈只是其附加功能(这点和博客明显不同),而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,这显然还远远不够,其传统意义上的社交功能在不断弱化,成为了发牢骚、打广告、集赞等的虚拟网络空间,假若不是全部,至少是一种大趋势。虽然很多人都在反抗,却无法有效改变这一局面。
其实,我主要想聊的是QQ、微信、博客之后的互联网时代。至今,互联网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。有人认为,“互联网五十年的发展把世界连为一体,下一个五十年希望能把世界融为一体。”也就是说,未来几十年,像QQ、微信、博客这样的社交平台必须在“融合”上做好文章,必须剔除程序和产权上的壁垒,否则的话,它们极有可能会被新的APP所取代。大家可以看到,现在使用QQ交流远比不上微信交流,微信则更像是“博客”,文章、广告铺天盖地;博客更像是“门户网站”,大家都把自己写的文章放到那里,想看就去点开一下,正如门户网站的新闻,你想看就去点开它,或者说,它像一个庞大的云存储空间,让“万文皆可‘云’”。
接下来,QQ、微信、博客之后的互联网时代,我们既要打通这些APP之间的技术壁垒,让它们用起来更方便、更舒畅、更智能,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可读可写;又要加强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,进一步减少法律归属上的纠纷和矛盾。
未来几十年,互联网会和人工智能(AI)深度融合发展,人类终将迎来人工智能时代。我们既有期许,又有警觉,且喜且忧。一个挑战人类想象力的伟大时代已正式启幕,接下来的就是人和智能机器的不断博弈,谁比谁更聪明、机智,谁就能掌控未来的世界。也就是说,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如果整体上退化了,比如思维能力、学习能力、劳动能力等,那么,人类或将失去过去所创造和拥有的一切。因为,在人工智能时代,人只能比机器更聪明、更智慧,否则,人就会成为机器的奴隶,技术的进步也就无法真正地把人解放出来,人类社会或将“终结”并非危言耸听。因此,我们宁愿做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,也不愿盲目地等待那样的“末日”降临人世!(凝尘,2020年9月12日)